2018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与人才缺口分析调查报告发稿时间段:2018-01-16 21:18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阶段 在北方地区以大呈机器人为领导地位的机器人企业中,大呈机器人研发并推广市场有四轴90°角坐标值机气人、五轴联动SCARA机气人、六轴弧焊机气人、激光焊机气人等新产品。 系统人企业时间段分时间段经济发展,初步产业化阶段是指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条主线,着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大力倡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国内一大批企业或自主研制或与科研院所合作,进入工业机器人研制和生产行列,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初步产业化阶段。 图表2:世界各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比较(单位:台/万人) 图表3: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年销售量预测(单位:万台) 图表4:国内工业机器人主要用途(单位:%) 图表5: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厂商市场份额(单位:%) 最后,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国际先进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将其业务向发展中国家延伸,原本行业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将会迎来一个技术提升的大好时机。跨国公司携带其产品和科技人员进入新的市场后,可以给当地的企业带来示范作用,通过增强其竞争意识推动当地企业主动进行技术提升。同时,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后者接触并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另外,国内有些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已经积极走出国外去引进先进技术。 一个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学界一直有一个观点,当前限制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关键设备和技术,而是专业研发和应用人才的紧缺,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会畸形发展甚至未发展便萎缩。 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科技集成装备,对专业人才有着多层次的需求,研发工程师、系统设计与应用工程师、调试工程师和操作及维护人员都是各个企业急需的人才。在这些专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础的操作及维护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和更高层次的应用工程师。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受过专业实操训练工程师,他们可以解决工业机器人设计、使用、维护等各个层面的实际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完成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的企业,机器人后期维护运行成本及技术更是迫在眉睫。 在企业家们看来,各行各业都存在人才不匹配的问题,工业机器人领域尤甚。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招人难。许多大学生学历很高、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到了实际岗位中“并不好用”,希望在工业机器人工程师的培养上解决这个问题。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主席李明先生认为,应该深化产教融合,在工业机器人工程师的培养中把企业实际案例作为培训课程,把教室搬到企业去,将企业的工程师们作为老师,把实践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还是工业机器人教学设备企业,一定要进行有深度的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学生定向的培养。学校与相关企业在与其合作的过程中,交流越深,设备的生产越接地气,越能够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也只有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和优化,到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授课,再到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都应将企业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才能让学生在产业背景下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养成,推动人才的“无缝连接”。 大呈机器人总经理武志刚先生提出给今后各大中院校开设的应该以机器人重实践、理论并行的教学模式。开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3D打印机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列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总体采取分模块教学,包括:基础训练、应用综合实训、拓展应用。三部分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由浅入深,由单片机到系统,技术具有连续性。由实验平台模拟到实际工业现场应用,让学生逐步掌握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应用与操作、工业控制与运动控制等机器人实用技术。 基础训练:3D打印技术的学习、设计以及打印,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机械臂的本体结构组装。 应用综合实训:机械臂的整体结构应用调试、完成机械臂的喷漆、涂胶、焊接、抓取、吸盘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 拓展应用:在熟悉机械臂操作的前提下,融合多机械电子相关设备,如:AGV+机械臂、机械臂+视觉等。 在掌握机器人高级技术应用的同时,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故障检测维护能力。 |